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唱片工業與歷史錄音
Record Industry and Historical Recordings 
開課學期
103-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音樂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王櫻芬 
課號
Music5096 
課程識別碼
144 U124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樂學館1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16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2Music5096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錄音是十九世紀末的重要發明,對於人類生活影響深遠,但卻長期受到學界的忽略,直到1990年代末期,唱片工業和歷史錄音研究才逐漸成為國際學界的熱門課題。近年來英國對於歷史錄音累積了相當的研究成果。另外有關亞洲各國的唱片工業研究也不少突破。 

課程目標
為了將這兩方面的新興研究趨勢介紹給同學認識,本課程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八週,將回顧近年來西方(主要是英國)音樂學者對於歷史錄音的研究方法和切入角度,閱讀教材將主要取自近年出版的兩本重要讀本(Readers),亦即Recorded Music(Bayley ed. 2010)和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ecorded Music(Cook et al eds. 2009),另外也將包括最新出版的一些重要文獻。第二部分為十週,將反觀亞洲和台灣的唱片工業和歷史錄音研究,進行代表性著作的閱讀和討論、實際分析錄音聲響的實作練習、以及台灣唱片工業聽眾的田野訪談。本課程將以商業錄音為主要探討對象,但也觸及以學術調查為目的的田野錄音。 
課程要求
1. 週記:根據每週的閱讀教材和實作練習撰寫閱讀心得。
2. 實作練習:利用音樂資訊擷取軟體和傳統採譜分析方式進行錄音聲響的分析練習
3. 田野調查:由於聽眾是最難掌握也最難研究的面向,且經歷過日治時期台灣唱片工業的聽眾正快速凋零,因此本課程希望修課同學進行口述歷史訪談,為台灣唱片工業聽眾研究累積基本資料,也讓同學練習田野訪談。訪談對象預定以本校校友和唱片收藏家作為開端再向外延伸。
4. 期末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1. Cook, Nicholas. 2013. Beyond the Score: Music as Perform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Bayley, Amanda, ed. 2010. Recorded Music: Performanc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Cook, Nicholas, Eric Clarke, Daniel Leech-Wilkinson, and John Rink, eds. 2009.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ecorded Music.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Leech-Wilkinson, Daniel. The Changing Sound of Music. http://www.charm.rhul.ac.uk/studies/chapters/intro.html
5. Gronow, Pekka. 2014. “The World’s Greatest Sound Archive: 78 RPM Records as a Source for Musicological Research.” Traditiones 43(2):31-49.
6. Gronow, Pekka. 1981. “The Record Industry Comes to the Orient.” Ethnomusicology 25(2): 251-84.
7. Hosokawa Shuhei. 1998. “The Edisonian Era in Japan: The Early Years (1877– 1914).” In Studies in Social–Musical Science. Edited by Joachim Braun and Rui Sharrit. Ramat-Gan: Bar-Ilan University Press, 191–203.
8. Steen, Andreas. 2006. Zwischen Unterhaltung und Revolution: Grammophone, Schallplatten und die Anfange der Musikindustrie in Shanghai, 1878-1937.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中譯本:2014《在娛樂與革命之間:留聲機唱片和上海音樂工業的開端,1878-1937》。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9. Tan Sooi Beng. 1996. “The 78 RPM Record Industry in Malaysia Prior to World War II.” Asian Music 28(1): 1–41.
10. Wang Ying-fen. 2012. “Zhang Fuxing’s Musical Negotia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World of Music (New Series). Special Issue on Colonial Modernity and East Asian Musics Vol. 1–2012: 15–46.
11. Yamauchi Fumitaka. 2012. “(Dis) Connecting the Empire: Colonial Modernity, Recording Culture, and Japan-Korea Musical Rela?tions.” The World of Music (New Series). Special Issue on Colonial Modernity and East Asian Musics Vol. 1–2012: 143-206.
12. Yampolsky, Philip. forthcoming. “Commercial 78s: A Rediscovered Resource for Ethnomusicology.” In Festschrift for Bruno Nettl.
13. Yampolsky, Philip. 2013. “Music and Media in the Dutch East Indies: Gramophone Records and Radio in the Late Colonial Era, 1903-1942.”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4. 王安祈。2011。〈京劇名伶灌唱片心態探析—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相遇(以京劇為例之二)〉。《清華學報》41(1): 195–221。
15. 王櫻芬。2013。〈作出臺灣味:日本蓄音器商會臺灣唱片產製策略初探〉。《民俗曲藝》。
16. 王櫻芬。2012a。〈導言:錄音科技與臺灣音樂〉。《民俗曲藝》178:1-24。
17. 王櫻芬。2012b。〈一九三?年代台灣南管樂人潘榮枝的跨界與創新〉。《民俗曲藝》178:25-73。
18. 王櫻芬。2008b。《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9. 邱婉婷。2012。《寶島低音歌王洪一峰:一場追尋之旅》。臺北:唐山。
20. 容世誠。2006。《粵韻留聲:唱片工業與廣東曲藝(1903-1953)。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4  介紹 
第2週
3/03  錄音與製作人 
第3週
3/10  演出者與麥克風 
第4週
3/17  錄音工程師 
第5週
3/24  黑膠唱片展 
第6週
3/31  錄音室 
第7週
4/07  觀眾和聆聽方式 
第8週
4/14  唱片工業的歷史 
第9週
4/21  期末大綱。<br>來賓:林太崴。 
第10週
4/28  唱片科技的發展 
第11週
5/05  唱片作為文本 
第12週
5/12  1.Sonic Visualizer的討論<br>2.Topic: Naxos <br>來賓:Brian Thompson 
第13週
5/19  歷史錄音的分析方法 
第14週
5/26  歷史錄音與演奏風格演變 
第15週
6/02  總結 
第16週
6/09  口頭報告 
第17週
6/16  口頭報告